四六事件與傅斯年
四六事件,陳儀鎮壓學生運動並大規模拘捕學生的濫觴。當時,台灣大學發起了「反飢餓鬥爭」,以「救苦、救難、救饑荒」為主的學生運動。
1949年4月6日當天,軍警開始擴大包圍了台灣大學宿舍以及師範學院宿舍,並且指名要逮捕「周慎源、鄭鴻溪、莊輝彰、方啟明、趙制陽、朱商彝」六人,學生則以摔餐具、餐桌椅阻擋反抗軍警拘捕,最終卻抵抗未果。
當時任職台大校長的傅斯年所說的話被廣為流傳:「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極力保全涉案學生,並且部分學生傅斯年甚至要求不得上手銬,並保留學生學籍,期待學生有機會復學。
然而有一說是根據歷史學者陳翠蓮、周婉窈指出,當時軍警進入校園逮人 #其實是經過傅斯年同意的,而師範學院院長謝東閔卻因為不願意配合國民政府而辭職。
傅斯年對當時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彭孟緝所說的其實是「要快,要徹底,不能流血」如此一段敘述白紙黑字寫在了《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頁448-449。最後涉案學生陸續被處決,有些從醫學院被逮捕,有些從宿舍被帶走。
傅斯年在保護學生的言論下似乎是大學自由的化身,但自歷史紀錄中而言卻有不同的面貌,所以說,歷史有時離真相很遠,被拼湊而出的神話總是硬人難以辨明真偽,就像「#蔣公受到鯉魚逆流而上的激勵」這樣的荒謬劇一樣,經過時間的洗滌,反而使相信的人更加深信不移。
在威權的統治之下,許多事實已經隨著生命的逝去化為塵土,現在的我們,只能把握溜去的每分每秒,讓這些珍貴的「事實」繼續留存,有待未來解開台灣的真相。
#轉型正義不能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