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疫情」標籤的文章

安裝台灣社交距離app 做好紀錄

✨我國防疫將進入以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為原則的「新台灣模式」,除原先掃實聯制外,還有什麼更便利的方式呢?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優化過後的「 #台灣社交距離App」,它將能強化自主防疫、提升疫情調查效率及發掘可能風險個案之目標,且能夠與實聯制搭配交互使用,你還在等什麼?大家下載起來吧!   ➡️iPhone 下載:https://apple.co/3jPQXRP ➡️Android 裝置下載:https://bit.ly/3eJlMWs   🔎更多詳情可參考新聞稿:http://at.cdc.tw/09ZgWB   #COVID19 #防疫 #社交距離 #自我防疫你我做起 #自主防疫

要開放6-11歲兒童打疫苗啦

圖片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2.04.17 ❗衛福部食藥署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至11歲兒童接種❗ ⭐記者會影片: https://youtu.be/4-s2CAhhLcQ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 https://youtu.be/FKNasFsKuFU ⭐《客家電視台》客語口譯直播: https://youtu.be/aPYE75jj63A ⭐衛生福利部 LINE@: 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COVID-19)疫情防疫需求,於111年4月17日邀請國內臨床醫學、小兒醫學、感染醫學等領域專家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同意核准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主動免疫接種以預防COVID-19。 ✏經審查莫德納疫苗在6至11歲兒童所進行的一項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6至11歲兒童試驗組所誘發的中和抗體免疫原性結果,不劣於原療效試驗中18至25歲青少年及成人試驗組的免疫原性結果;安全性資料方面,兒童組除發燒的比例較成年組略高外,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近,大多屬於輕微、暫時性的不良反應。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基礎接種,用法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施打間隔28天。 ✏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未偵測到新的重大安全疑慮。未來食藥署將持續監控國內外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警訊,分析評估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執行安全監視機制,保障民眾接種疫苗之安全。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本土案例 3/27 單日高達83例,千萬不能疏忽了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2.3.27 ❗新增2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3例本土及120例境外移入❗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vOnJE-22kFM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ql_Su-eFSy0 ⭐《客家電視台》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yyC2dAuN_oY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國內新增20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3例本土個案及120例境外移入(8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61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4例)、印尼及美國(各5例)、香港(4例)、韓國(3例)、澳大利亞(2例)、新加坡、加拿大、泰國、德國、模里西斯、法國、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士、菲律賓及厄瓜多(各1例)移入,另26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3月7日至3月2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2,769例確診,分別為7,061例境外移入,15,65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

蘆洲長榮路 本一聯合診所 今日莫德納隨到隨打

圖片
本一聯合診所 蘆洲區長榮路43之1號

用第二劑施打的日期反推 何時可以打第三劑!

圖片
  何時可以打第三劑!?用第二劑施打的日期反推

10/26 今晚6時加開AZ疫苗!41歲以上增29.7萬人快預約

圖片
國內第十二輪疫苗預約今日再度加開!指揮中心前後宣布BNT疫苗及 AZ疫苗 開放預約,總計有62.8萬人符合預約資格,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約時程分別在下午4時及6時開放預約,並至10月27日中午12時止,施打時程為10月28日至10月31日,部分縣市至11月3日。 第十二輪加開兩類對象,其中第一劑BNT疫苗,增加開放「10月26日中午12時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30歲以上民眾[即1991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一劑,符合對象新增33.1萬人。 另外第二劑AZ疫苗疫苗,增開「10月13日中午前意願登記且7月31日至8月6日(含)已接種AZ第一劑之41歲以上民眾[即1980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二劑,符合對象新增29.7萬人。 指揮中心呼籲,下午6時會陸續發放簡訊,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另本次增加開放對象,如無選擇到適合場次及時間,指揮中心亦將持續規劃透過預約平臺或合約醫療院所方式提供民眾接種。

國產疫苗高端MVC 在WHI測試名單中,期待成果發表

這是ㄧ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高端納入WHO多國實驗與三期臨床試驗編號:#ISRCTN15779782 ISRCTN註冊是WHO和國際醫學期刊編輯ICMJE認可的診所臨床登記試驗,其接受所有臨床研究(無論是提議的,還是已經完成的),提供內容驗證和出版的獨特之處數據庫中的所有研究記錄相關自由訪問和搜索。 高端疫苗納入WHO團結疫苗臨床的清單之中臨床編號是:#ISRCTN15779782 到WHO的全球新冠疫苗後選清單中,也可看到高端的三期臨床多出這個令人感動的臨床編號:#ISRCTN15779782 相關連結: https://www.isrctn.com/ISRCTN15779782 https://www.isrctn.com/editorial/retrieveFile/65180572-7606-44e9-ac48-039903094b06/40252 #我高端仔我驕傲

「標籤」根本不是重點,「疫苗出發地」才是重點!

新聞: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自赴歐洲催貨BNT疫苗,有媒體報導首批來台的BNT疫苗瓶身印有復必泰的標籤,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首批來台的BNT疫苗會有中文「復必泰」標籤,亦即上海復星代理的中文標籤版本。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稍早發文,痛批「還記得先前綠營怎麼批評的嗎?復必泰BNT跟輝瑞BNT不一樣、快過期、大陸分裝、大陸代工等,用一大堆的不實言論狂黑狂抹,結果現在證實都是在騙!」張斯綱指出,「BNT疫苗就這樣被民進黨卡了整整一年!就只是為了一張小小的標籤貼紙!」直斥民進黨「為了擋『復必泰』這三個字,犧牲了多少國人的生命?難道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跟面子比國人生命重要嗎?無恥。」 嗯很多人包括這個張議員,都沒搞清楚狀況, 甚至還有人鬼扯什麼換標籤花了兩個月, 「標籤」根本不是重點,「疫苗出發地」才是重點! 中國6月那批復必泰標籤疫苗,是已經在「中國」, 中國疫苗依法是不能進台灣的! 現在8月底說要來的復必泰標籤疫苗, 本來是要送中國(所以才會有「復必泰」標籤), 但中國BNT疫苗審查程序還沒走完,所以暫緩出貨, 那這批「原本要給中國,印有復必泰標籤的疫苗」 就從「德國」直送台灣, 台灣可不可以接受「從德國來的疫苗」?當然可以。 中國到現在還沒審查通過BNT疫苗, 所以上海復星代理的「復必泰」疫苗, 只在香港澳門施打, 可是香港人不相信港府,所以施打率很低, 今年6月還剩下100多萬劑沒打完,8月中到期, 那時候台灣缺疫苗, 趙少康就說讓這些疫苗來台灣, 可是中國疫苗長久以來都有問題, 所以台灣法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 及經濟部國貿局公告之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彙總表, 都明文規定「不能從中國進口疫苗」, 反正只要有經過中國的, 你有沒有分裝動手腳,我怎麼知道? 再者上海復星去年3月是拿到「代理權」, 去年12月又拿到「製造權」, 可以在中國製造BNT疫苗, 那中國製造的BNT疫苗,依法也是不能進口到台灣來。 現在8月底這批復必泰標籤疫苗,是「德國」直送, 當然可以進來。 疫苗可不可以進來台灣, 不是看「標籤」,而是看「進口國」, 如果這種事情連議員都搞不清楚, 那就別期待一般人可以搞得清楚了。 #重點不是標籤而是疫苗出口國

出國建議準備 PCR陰性證明及疫苗接種紀錄

[針對國人最常前往的33國入境規定]   1.採完全開放政策,入境免隔離的國家:   比利時、西班牙、芬蘭、愛沙尼亞、墨西哥     2.有條件開放,持採檢陰性證明(PCR或抗原快篩),或疫苗接種紀錄(以該國承認的疫苗種類為準),或康復證明等相關文件(實際情形依各國最新規定),入境後免隔離的國家:   德國、法國、捷克、荷蘭、瑞士、奧地利、英國、美國、巴西、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南非、新加坡     3.持有陰性證明或康復證明、疫苗接種紀錄等相關文件入境者,仍須進行隔離的國家:   義大利、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     4.禁止一般外國旅客入境,僅限制外交公務、特殊事由及緊急人道考量者才可入境的國家   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尼、印度、越南、澳洲、紐西蘭、俄羅斯、以色列、阿根廷

台灣疫苗要上場了 第六期接種疫苗為「#高端疫苗💉」!對抗COVID-19

📣第六期接種疫苗為「#高端疫苗💉」!   📌意願登記:~到  8  /  1  3  中午  1  2  時截止 📌預約時間:8  /  1  6   早上  1  0   點 ~  8  /  1  8   中午  1  2   點 📌施打時間:8  /  2  3  ~  8  /  2  9     一起把疫苗接種率拉起來,保護家人保護朋友,防疫降為二級,依然不鬆懈!#戴好口罩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 #落實實聯制 #團結抗疫   登記網址: https://1922.gov.tw/ #衛福部 #CDC

好了了解一下高端疫苗的保護力 對抗新冠肺炎

出處 公視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218049788253193/posts/4712587965465997/ --- #解讀高端  ❗ 這集真的有看沒有懂❓ 沒關係,整理筆記在這裡✏️ #歡迎搭配服用 . 上週,高端疫苗 #EUA 審查紀錄公布,再度引起討論,但許多專業內容,也讓民眾霧裡看花。有話邀請高端疫苗國際暨公共事務處處長 #連加恩 來到節目,透過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對談,對四個主要的質疑,提出回應。 . |本文重點| ▎有證據確認,高端的 T 細胞反應不會引發 ADE 嗎? ▎高端疫苗能對抗變種病毒嗎? ▎高端為何沒有更多 T 細胞數據? ▎全球首用免疫橋接通過 EUA,真的可行嗎? . 連加恩: . ❓ 專家認為,目前無法確認高端是 Th1或Th2偏向的免疫反應,也就是無法確認疫苗會觸發正確的免疫反應(Th1),而不會引發 #ADE(抗體依賴免疫增強作用),讓病情變得更嚴重。我們有足夠數據嗎? . 事實上,有。這部分有點冤枉,主要是我們在 EUA 審查會議上,前面的回答太長,所以沒有時間詳述。我們也會再補資料,沒有問題。 . 關注 T 細胞,除了有效性之外,也有安全性的考量。因為全世界對新興病毒並不了解,去年三月, #CEP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就跟世界上監測疫苗安全最重要的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布萊頓合作組織),開始討論疫苗的安全規範,並做出結論:新冠疫苗必須證實「Th1」的免疫偏向。 . 這是從過去許多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得到的經驗。法規很快因應修正,規定如果可以證實疫苗的 Th1 偏向,就可以用一個動物模型,來進入臨床試驗。我們在#小鼠 實驗證實高端疫苗是 Th1 偏向,在 #倉鼠 也得到相同結果,並且在 #恆河猴 病理解剖肺部的細節,也沒有任何 Th2 的表現──這才是 ADE 最重要的指標。 . 政府規定一項動物實驗,我們做了三項,給自己更多信心。人的部分,有兩種方法看免疫偏向,我們做出了其中一種,另一種則沒有抓到最佳的實驗條件。因此,專家會議才希望我們以另一種方式再做一次。 . 回過頭講,參與制定規範的研究者也曾表示,或許我們真的對 ADE 多慮了:雖然 SARS、RSV(嬰幼兒呼吸道融合病毒)、MERS 都有發生,但新冠病毒還沒有看到。如果真的有問題,應該會更...

38歲以上族群準備!144萬人明 (7/27) 起收簡訊預約打AZ疫苗

圖片
=== 7/27 新增 高端   需要先上系統修改意願,之後才能預約高端。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登記  https://1922.gov.tw/vas/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天下午兩點,重新開放讓還沒有接種意願登記的人,會提供「高端疫苗」做為新選項,讓民眾可以先行登記,但開始接種的時間尚未明確,需要看供應量情況。另外高端疫苗考量EUA,僅提供20歲以上民眾才可以登記。 他表示,目前第四輪民眾可以調整預約施打,是屬於前一波意願登記7月19時12點登記截止的人,把這波處理完之後才會處理新登記的,不論更改意願或新登記,都不會比7月19日以前登記的更早,開放高端疫苗也會有新的施打排序,但新的意願登記者,不會超前7月19日以前登記意願的人施打。 === 38歲以上族群準備!144萬人明 (7/27) 起收簡訊預約打AZ疫苗 台灣疫苗數量不足,現在還是透過唐鳳有設計的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擴大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表示,明(27)日將會繼續用簡訊通知,38歲以上、因為颱風沒有打到疫苗的144萬民眾預約接種。 指揮官陳時中說,只要事前有先上疫苗預約平台登記接種意願,選擇願意接種AZ疫苗,在明日將會發送簡訊給198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族群,以及基隆、宜蘭地區因為烟花颱風導致暫停接種的人,以及收到第三輪已收到簡訊卻還沒有完成預約的民眾。總計144萬人可以從明日上午10時,到20日中午12之間預約,預計將在7月30日至8月6日接種而根據之前公布的資訊,還是施打AZ疫苗。 不過公費疫苗至少前3輪,中央都只分配AZ疫苗給民眾,有部分病患由於血栓指數較高,被醫師評估應該改打莫德納疫苗,目前該怎麼辦。陳時中回應,會尊重醫師的判斷,不會也必須要有一定的理由,提出合理相關的危險性,現在在醫院也有保留部分疫苗,之後研擬通則或辦法,發函給各醫院讓大家可以來處理這個問題。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登記 https://1922.gov.tw/vas/

萬華區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影響台北市長柯文哲防疫?

市議員許淑華: 我和多位議員過去不斷質疑,為什麼環南市場的防疫基本功做不扎實?直到收到環南攤商的舉報才終於知道了些什麼!如果柯市府因為環南自治會的私下拜託而放寬防疫標準,進而導致環南失守的話,那麼全台北市民都不能接受。雖然我們了解有些攤商為了謀生計會提出此要求,但畢竟人命關天,防疫是攸關國人健康,所以請問柯市府 #防疫標準何在?請說明清楚! 原本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環南不斷有攤商確診家屬繼續擺攤,或是不斷有確診鄰近攤販沒被匡列到的消息;也很納悶為什麼確診人數逐日上升,市府快篩卻只到6/18,且有7成以上攤商沒被篩到? 但根據攤商提供的Line對話,原來環南市場自治會曾不只一次向黃珊珊副市長拜託降低防疫標準,例如有確診者參加批發市場專案打疫苗,讓接觸的73人被匡列時,會長曾向黃珊珊陳情縮短隔離時間。又例如,7/2環南PCR篩檢出41名陽性確診時,北市原訂要讓環南休市7天,而自治會向黃珊珊爭取改成休市三天。 看群組的訊息可得知自治會長和黃珊珊副市長有密切聯繫,更說明了黃副市長對於環南的狀況有所掌握。既然如此,本應謹慎處理的匡列隔離、擴大篩檢、休市消毒為什麼沒有做好?看到line群組對話,是否因爲會長拜託而放寬防疫標準?防疫與生計本是兩難,所以市府更應嚴格防疫讓疫情快點過去、讓民眾恢復正常生活,期間民眾的生計損失則給予補償,怎能因此沒有積極防疫作為,請柯市府向市民清楚交代。

苗博雅談台北市特權打疫苗事件 衛生局長請假一個月 柯文哲將怎麼處理好心肝以及振興醫院連戰丁守中?

圖片
【全國還在三級警戒,台北市衛生局長卻請假一個月】 今天下午,林亮君議員拿著議會的公文跟我討論,我一看大驚: 台北市政府在6月30日發文通知議會,衛生局長黃世傑「因疫苗事件遭調查」而請假,不參加議會6月30日至7月2日的會議。 經我質詢,才發現,黃世傑局長不是只跟議會請假3天,是從6月28日至7月28日,跟市府請假一個月! 6/28至今,市府天天開記者會,卻沒有主動宣布衛生局長在防疫期間請假一個月。若我沒問,是不是黃世傑局長就默默缺席?這是什麼公開透明? 這次「請假」有三個不合理: 1⃣️ 請假理由不合理,甚至是假的理由,踐踏議會監督權: 按照議事慣例,若非有正當理由,首長在議會開議期間,不可請假。以避免官員用請假逃避議會監督。 所謂的正當理由,按照議事慣例,是指不可抗力因素,例如病假、喪假。 上個會期,體育局長李再立「因公出國」,也被要求提前回國,到議會備詢。 連首長「因公出國」都不可請假缺席議會,可見正當理由不是隨便說說就算。 請假理由如果合理,那是官員的權益。市府官員請病假、喪假,我都給予尊重,從來沒有任何意見。 但「涉案遭調查」不是拒進議會的正當理由,而是逃避議會監督的不正當藉口(詳如後述)。 早在6月19日,台北市政府就宣布好心肝事件送交廉政委員會調查。如果「被調查要迴避」是真正的理由,那黃世傑局長應該從6/19開始請假,而不是6月28日。 若官員請假理由不正當,甚至明知理由是假的,議會還接受請假,怎麼對得起市民? 2⃣️ 有衛生局相關重大議案,局長卻不出席備詢,合理嗎? 今日議程,有衛生局的年度決算要審查,以及好幾個和衛生局相關的提案。照理來說,局長不只應該排除萬難出席,更應該做好萬全準備接受質詢。 3⃣️ 防疫期間局長請假一個月,合理嗎? 全國還在防疫三級警戒,台北又是重災區,正是需要衛生局上下全力以赴為市民服務的時刻。 柯文哲市長先前以「防疫優先,不宜陣前換將」為由,未批准黃世傑局長的辭呈。 但現在卻讓局長「請假一個月」,不用進議會,不用上班,不用防疫,市府也沒有主動告知市民。 不要陣前換將,卻放任「陣前無將」,說得通嗎? 如果局長請假一個月,卻完全不會影響衛生局的任何功能,那這個局長對衛生局而言豈不是可有可無? 再者,「涉案遭廉政委員會調查」絕對不是拒絕進議會的正當理由: 1⃣️ 法務局長袁秀慧接受林亮君議員質詢時,清楚說明「法律沒有規定被廉政委員會...

6/25 即日起開放疫苗殘劑 18歲以上國人可登記接種

圖片
  好消息,希望可以促進疫苗的施打率,加油加油。 希望大家有排到就快點去打,畢竟產生保護力也需要一段時間。

台灣地方政府疫苗施打實例分享

原文: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84719718516188&id=2359076411080525 #疫苗施打實戰經驗的分享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的是紮實盤點資源、撐起過程的辛苦,反覆檢討改進 #一字不漏來自高雄疾管處長與基層人員實戰心聲 內容含對柯市長所說政治內線交易的委屈,請自行判斷 有任何值得大家知道的防疫經驗也歡迎分享告知 謝謝 #Lucifer ================= 一、疾管處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762089993808142&id=100000215662105 擔任疾管處長的這些年來,一直忙碌著,而這一波疫情的壓力,同仁都能深刻體會,也每天都承受著。每一天,為了防疫忙碌奔波,大概每晚只能睡三、四小時,回家都難以看到家人,但為了抓緊時間和疫情奮戰,我們仍努力以赴。 今天下午,開完防疫記者會,看到高雄的超前部署,被台北柯市長形容成內線交易,其實心裡有些不平,決定將事情經過詳細交代,希望柯市長應該了解高雄基層防疫同仁辛勞,而不要讓口水淹沒防疫。 6月4日約莫中午,日本捐贈台灣AZ疫苗的班機落地,攻佔全國版面與討論,全民都感激這樣的「及時雨」。 看到報載消息,按往常經驗推估,疫苗封緘大約要一個禮拜時間。 防疫是跟時間賽跑,當時我們疾管處同仁就開始整理未施打人員名冊。 6月9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就公布公費疫苗優先施打對象,前六類優先順序納入長照機構住民、及75歲以上長輩,也很明確的指出日本AZ疫苗預計將於6月12-13日左右陸續配送到各縣市政府。 當天下午,高雄市防疫會議上針對75歲以上長輩如何公平施打有很多討論。最後作成決議,將從高齡者按年齡高低依序接種,依後續疫苗配送數量逐漸向下接種。 根據此次全國疫苗的總量及過往經驗推估CDC撥配疫苗原則、以及已掌握的尚未施打人數,我向局長與市長報告高雄大約可獲得6-8萬劑,所以我們同仁就以此數為基準。 翻出早已統計好的人數,第1-3類未接種之醫療及防疫人員約2.3萬人,洗腎病患約1萬人,以及住宿型長照機構民眾約1.9萬人,總計是5.2萬人,假設實際接種達7成5,大約施打4萬人。 剩餘待分配的約兩萬劑,我們再從早已自民政系統調來的長輩人數資料,80歲以上長...

為什麼中華民國不能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

為什麼中華民國不能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 個人認為過去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常有軍機繞台,挑釁的舉動。 中華民國人民應該對這個國家有基本認識。 並且在疫情之下阻擋台灣採購國外疫苗,已經有許多問題了。當然不能考慮大陸疫苗。 有看到一篇網友的文章,也提出一番見解: 網友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tuartchiu <大陸疫苗?> 其實我覺得大陸儘管疫苗資訊不透明,但是在那麼多國家施打過之後,好像用於救急也確實是一個選項。這裡我就不講他們自己人都時常擔心的疫苗品質、冷鏈運輸運輸環節等等問題。那些問題如果施打者願意立下生死狀,其實問題也不大。我的觀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施打者要不要考慮後續是不是要打同一款疫苗?例如輝瑞藥廠說:「很可能九到十二個月後,我們的施打者必須再次接種新冠疫苗,而且不建議混打別家的疫苗。」那好,「假設」大陸的疫苗也是這樣,那施打者就對其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依賴性。 當然在 2021 年的六月,我們只知道學理上應該可以混打,我心裡也偏向可以混打,可是除了西班牙、加拿大、德國「同意」在特定條件下的混打之外, 沒有幾個國家說任意混打也 Ok,連大陸五大疫苗廠自己都是建議接種者不要混打,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我只能據此假設,後續疫苗效力遞減的時候,打大陸疫苗的國人只能再次尋求大陸疫苗來給自己補針。 說到這裡也應該很通透了,如果大陸疫苗在台的接種量是兩百萬人以上,以後選舉年除了斷陸客、斷鳳梨之外,又多了斷疫苗這個可能性。有人可能會覺得區區兩百萬人影響不大,但是每一位選民可是有三到五位有投票權的親人。我就問各位一個問題就好,這在人類民主史上應該是史無前例,請問當你或你親人的身體健康與你的投票意志相衝突的時候,你會選擇讓何者勝出?請答在留言區惠予我參考。 <為啥只有政府能買疫苗?> 我們來看越南與 AZ 的採購合約要求: 「越南政府必須向 AZ 證明疫苗進口、保存、運輸、部署接種能力,並承諾在疫苗部署接種工作中實現平等、反欺詐、反傾銷和反價格上漲等原則,確保 AZ 追求的『公平疫苗』目標。」 光看這樣的技術與執行條件就已經讓絕大部分的第三方出局了,但我認為沒講的賠償責任主體更是主要關鍵。美國政府在要求各大藥廠緊急開發新冠疫苗的時候已經同意予以將來的訴訟豁免、賠償責任豁免,畢竟是你要求別人縮短各期臨床實驗的,出了紕漏當然你...

推薦Blog

本月熱門文章

新手自建監控雲最快的方式:推薦QNAP NAS 搭配QVR Pro

馬英九以及各貪汙的國民黨黨員

國民黨李煥家族 李慶中李慶珠甲等特考舞弊 李慶華詐領助理補助款 李慶安雙重國籍

沈芯菱:一位值得敬佩​的台灣貧窮小女生的奮​鬥史

返鄉過節 別忘了了解一下在地立委的現況 一起來保衛台灣 剿匪動員

馬前總統與反滲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