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北京女孩趙星的遊記 讓陸網友看見台灣
沈芯菱:一位值得敬佩的台灣貧窮小女生的奮鬥史
沈芯菱 一位值得敬佩的台灣貧窮小女生的奮鬥史和她的公益事蹟: 一位台灣小女生的公益事蹟默默的行善,改變了人群的思想和生活分享一位愛台灣小女生的事跡 「每個人最終目的只是想獲得一份快樂吧?可是,好像大家都背道而馳…」 和沈芯菱第一次碰面,是在清華大學蘇格貓底咖啡館,才21歲的她,臉上淺淺的酒渦, 帶著大學二年級女生該有的清純稚氣,然而,談話內容卻和咖啡館名一樣的富有哲思。 她出名極早。12歲、小學六年級,就在網路上架設免費的線上教學平台「安安」, 迄今在兩岸三地累積了350萬使用者上網學習;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 不快樂的人是因為沒想過要帶給別人快樂。 14歲、國中二年級,因為看到柳丁賤價,向報社投書,最後與農委會打筆仗,在大眾媒體前一夕暴紅,迫使政府改變立場,並推動了「全民吃柳丁運動」; 15到18歲,她將關懷的範圍擴及更多的弱勢團體、青少年、原住民和台灣媳婦;19歲,她背起了相機,深入台灣大街小巷,去捕捉社會底層勞動者的影像,最後累積了20萬張她稱為「草根台灣臉譜」的圖像,讓她跨到對岸北京奧運辦展。 《讀者文摘》亞洲版稱她為「少女慈善家」,她的故事還被載入國中教科書。21歲,正是台灣許多年輕人還賴在家的年紀,她卻似乎過了一個高轉速的公益人生。人們看她,或者讚嘆說:太優秀!然而,她卻說自己平凡,「我是一個攤販、一個莊腳小孩。」 小六開始做公益!賺300萬,280萬拿去助人 「(鐵皮屋)之前真的很熱,下雨又會滴水…」盛夏,我們來到沈芯菱在雲林斗六的家,她與父母住的仍然是她幼時省道旁的鐵皮屋,只是裝了冷氣,也大了一些。屋內,穿過花車、衣架與幾台縫紉機,後方10坪大的隔間,一台舊型厚重電腦,一張用到泛黃的圍棋桌,那是沈芯菱幼時用來讀書寫字的角落;用了10年,沒有換過。 沈芯菱這些年考了超過40張電腦證照,靠數位技能為企業搭設網站,加上參與公益演講等外快,總共賺了近300萬元,然而其中有280萬元都投入她自己推展的公益事業,而不是換掉在鐵皮屋內的家具。 「因為我的成長背景,讓我更加能感同身受,」沈芯菱表示。 1989年,沈芯菱出生,在她出生之前,本來家裡的環境還算小康,學裁縫出身的父母親非常勤儉,開了一間小型家庭式的裁縫加工廠,但80年代中期,台灣抵擋不住匯率升值壓力,匯率...
甚麼是大水庫理論? 為什麼中國國民黨馬英九可以因此脫罪?
新手自建監控雲最快的方式:推薦QNAP NAS 搭配QVR Pro
從台北縣三重市到新北市三重區
黃子嘉與人生
郝柏村去世 享嵩壽101歲
2020/03 今年的三月不好過阿 在台灣人的角度看報紙會看到 劉真、 志村健 以及 郝柏村去世的消息 不安穩的一年 郝柏村(1919年7月13日-2020年3月30日), 字 伯春, 中華民國陸軍 一級上將 退役, 台灣外省人 ,籍貫江蘇省鹽城縣(今 鹽城市 )郝榮村,曾獲頒 卿雲勳章 、 青天白日勳章 、 雲麾勳章 與虎字榮譽旗, 陸軍官校 12期砲兵科畢業,於 八年抗戰 時擔任基層官兵、金門 八二三砲戰 時擔任最前線小金門陸軍步兵第九師 師長 ,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中華民國特別班第一期深造,為 中華民國國軍 留美將領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在位最久的 參謀總長 ,退伍後歷任 國防部部長 、 行政院院長 ,並曾脫黨 參選第九屆中華民國副總統 。是繼 陳誠 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 臺北市市長 郝龍斌 為其長子。郝以 反共 急先鋒自居,支持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近年在 台灣 倡導 一個中國 的論點,且多次參加 中國大陸 官方活動。他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合法性,並呼籲 中共 承認 國民政府 抗戰 的領導地位。2017年,以98歲高齡信仰 基督教 ,12月31日 洗禮 。 2019年郝滿100歲,其僅次於前 行政院長 張群 為 中華民國 次年長的政府首腦,於 最長壽國家領導人 中第16長壽者,在當時為在世 最年長在世國家領導人 中為第二長壽者。2020年3月30日,因多重器官衰竭於於內湖 三軍總醫院 離世,享嵩壽101歲。
給韓粉的一百篇文章 韓國瑜碩士論文 從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
給韓粉的一百篇文章 ,想了想第一篇還是要從韓國瑜的論文開始,符合最近的政治討論題材。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官方認證的博士論文 LSE statement on PhD of Dr Tsai Ing-wen 松田康博 於相關新聞的臉書留言表示,「假如我的博士學位由我母校來正式認證,還會被懷疑的話,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來看看中華民國現任高雄市長及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碩士論文,先把參考的文章都列出來給大家,接著再來整理重點。 【我鑽研過韓市長的碩士論文】韓國瑜 30 年前是匪情專家!他早發現「巨人」中共對台笑裡藏刀 開箱韓國瑜碩士論文! 台教會:反送中先驅 青年韓國瑜曾是英粉還反送中? 台教會公布韓碩士論文 匪情專家:你不知道的少年韓國瑜
第三十三屆瓊斯杯開打,回憶兩大名將:曾增球及張嗣漢
推薦Blog
-
中配亞亞言論危及中華民國(ROC)國家安全被遣送回中華人民共和國(PRC) - 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的界線 Freedom of Speech and National Security 大綱 1. 言論自由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言論的法律後果 3. 國家安全與個人言論的平衡 4. 國際比較:美國與台灣的言論規範 5. 結語:珍惜自由,守護安全 --- 改...5 天前
-
孫安佐與亞亞 言論自由以及國家安全的界線 - 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的界線 Freedom of Speech and National Security 大綱 1. 言論自由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言論的法律後果 3. 國家安全與個人言論的平衡 4. 國際比較:美國與台灣的言論規範 5. 結語:珍惜自由,守護安全 --- 改...5 天前
-
為什麼要拍歷史電影? 因為可以讓新一代重新了解歷史 中華民國版本的八百壯士 - 連看三篇新聞: - 2019/06 「這不許拍,那不許演,厲害了我的中國電影!」片中多次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抗日電影《八佰》首映臨時喊卡 - 2020/08 電影《八佰》遠景化青天白日滿地紅 也讓中國離真實更遙遠 - 2020/08 《八佰》解禁 青天白日旗與台灣國歌銀幕罕放行 ...3 個月前
-
-
Paper on Parade: the enclave of once-Muslim families in Lukang - *An address sign in Guocuoli* Time once again for our regularly irregular feature on a scholarly paper about Taiwan... While I was looking at the compli...6 年前
-
-
三重三和國中 電梯大樓 套房出租 - [租屋] 三重三和國中 電梯大樓 套房出租 附家具 採光佳 【租屋地址】 台北縣三重市福隆路12號7F (溪尾街交叉口) 【套房型式】 獨立套房 (一層共6間) 目前有3間空房可出租 【鄰近交通】 三和國中站 走路五分鐘可到 公車: 232、39、221、225、264、306...12 年前
-
本月熱門文章
新手自建監控雲最快的方式:推薦QNAP NAS 搭配QVR Pro
台灣高學歷明星整理
沈芯菱:一位值得敬佩的台灣貧窮小女生的奮鬥史
沈芯菱 一位值得敬佩的台灣貧窮小女生的奮鬥史和她的公益事蹟: 一位台灣小女生的公益事蹟默默的行善,改變了人群的思想和生活分享一位愛台灣小女生的事跡 「每個人最終目的只是想獲得一份快樂吧?可是,好像大家都背道而馳…」 和沈芯菱第一次碰面,是在清華大學蘇格貓底咖啡館,才21歲的她,臉上淺淺的酒渦, 帶著大學二年級女生該有的清純稚氣,然而,談話內容卻和咖啡館名一樣的富有哲思。 她出名極早。12歲、小學六年級,就在網路上架設免費的線上教學平台「安安」, 迄今在兩岸三地累積了350萬使用者上網學習;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 不快樂的人是因為沒想過要帶給別人快樂。 14歲、國中二年級,因為看到柳丁賤價,向報社投書,最後與農委會打筆仗,在大眾媒體前一夕暴紅,迫使政府改變立場,並推動了「全民吃柳丁運動」; 15到18歲,她將關懷的範圍擴及更多的弱勢團體、青少年、原住民和台灣媳婦;19歲,她背起了相機,深入台灣大街小巷,去捕捉社會底層勞動者的影像,最後累積了20萬張她稱為「草根台灣臉譜」的圖像,讓她跨到對岸北京奧運辦展。 《讀者文摘》亞洲版稱她為「少女慈善家」,她的故事還被載入國中教科書。21歲,正是台灣許多年輕人還賴在家的年紀,她卻似乎過了一個高轉速的公益人生。人們看她,或者讚嘆說:太優秀!然而,她卻說自己平凡,「我是一個攤販、一個莊腳小孩。」 小六開始做公益!賺300萬,280萬拿去助人 「(鐵皮屋)之前真的很熱,下雨又會滴水…」盛夏,我們來到沈芯菱在雲林斗六的家,她與父母住的仍然是她幼時省道旁的鐵皮屋,只是裝了冷氣,也大了一些。屋內,穿過花車、衣架與幾台縫紉機,後方10坪大的隔間,一台舊型厚重電腦,一張用到泛黃的圍棋桌,那是沈芯菱幼時用來讀書寫字的角落;用了10年,沒有換過。 沈芯菱這些年考了超過40張電腦證照,靠數位技能為企業搭設網站,加上參與公益演講等外快,總共賺了近300萬元,然而其中有280萬元都投入她自己推展的公益事業,而不是換掉在鐵皮屋內的家具。 「因為我的成長背景,讓我更加能感同身受,」沈芯菱表示。 1989年,沈芯菱出生,在她出生之前,本來家裡的環境還算小康,學裁縫出身的父母親非常勤儉,開了一間小型家庭式的裁縫加工廠,但80年代中期,台灣抵擋不住匯率升值壓力,匯率...
馬英九以及各貪汙的國民黨黨員
甚麼是大水庫理論? 為什麼中國國民黨馬英九可以因此脫罪?
黃子嘉語錄 研究所考試篇
黃智賢談中國國民黨如何因應罷免
國民黨的大罷免危機 1 2024大選一結束,我就不斷示警,不斷警告國民黨,不要錯誤解讀立法院席次的民意。 當然,我不會期待國民黨能懂。 但,該說的話,總要說。 2 國民黨被罷立委32人第一階段通過。 國民黨提出對綠委"以罷制罷",第一階段通過的人數卻是零。 這樣的結果,連對手都大吃一驚。 所以,趙少康跳出來痛罵國民黨丟臉。 為了不輸這口氣,國民黨開始認真出來擺攤連署,拼命要衝過第一階段。 3 但是,趙少康其實錯了。 32比0,只是表面沒面子。 只是一系列作為的結果。 這場大罷免攻防裡,真正丟臉的,並不是32:0。 4 國民黨發動罷免民進黨立委這件事,真正丟臉的,是大量的死人被冒名連署,跟鉅量的不合格率。 甚至連領銜人,都說自己被冒名。 5 這種造假與沒有誠信,讓國民黨信譽掃地。 假冒簽名,是何等嚴重的事,牽涉民行法的犯罪行為。 國民黨,竟連對社會道歉都沒有。 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一副我只是太匆忙,所以造假技術不好而已。 這,才是真正丟臉的事。 6 而面對民團發起罷免,為了面子而罷免,或是為了反制而罷免。 並不能正確解決,自己立委被罷免的危機。 反而是頭痛醫腳。 因為,沒有找到痛點,就不會得到解方。 7 國民黨一直認為,罷免是民進黨操縱的陰謀。 無法認知到,這場大罷免的源頭,是國民黨一年來,在立法院的作為。 而我,已經不斷的提醒、警告國民黨一年了。 8 立法院的優勢,應該是要用來爭取人民的大利。 因此,而讓人民從一個又一個法案中,建立對自己的信任與安全感。 9 2024年,國民黨雖然沒有拿下總統,但在立法院,卻是第一大黨,加上加盟的無黨籍立委,已經有54席,只差3席就單獨過半了。 民進黨跟賴清德,也只是勉力維持40%的基本盤而已。 10 這表示,民進黨並沒有得到中間選民跟多數年輕人的支持。 選民的共同意志,是希望在立法院,有對賴清德的強力監督制衡。 11 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唯一的致勝戰略,也是最正確的回應民意的作法,本該是在立法院,提出更讓人民信任與支持的法案。 以國民黨過去的執政經驗,把"監督制衡"玩得漂亮,照理講,並不難。 12 國民黨擁有超過2/3的縣市長跟地方議會,又在立法院有主導權。 一年下來,應該在賴清德困於執政包袱時,已經讓自己爭取到更多中間選民跟年輕人。 這才是通往執政的唯一之路。 13 可是國民黨卻把立法院,...
除了228 高雄36事件也是需要被記錄
什麼是高雄36事件。 當時國民黨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一邊假裝要跟高雄議會和平請願團談判,一邊調來大量軍隊,三百多名士兵逮捕了這些仕紳,同時把市長和議長綁起來,接著衝進市政府丟手榴彈、掃射市議員,上刺刀一個個刺躲起來的民眾,用迫擊砲砲轟高雄中學,在車站前掃射學生,並在全市出動軍隊進行鎮壓逮捕,連許多4-5歲幼兒都慘遭槍殺。 舉起白布條投降的,被開槍;躲在市府辦公桌下求饒的,被開槍;逃進防空洞躲避的,被開槍;手無寸鐵的男女老少,全部都不放過。 當年,受難者的血整個染紅愛河(現中正橋) 據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約300-500人 民間估計:至少超過上千人 這場悲劇,發生在1947年3月6日 叫做高雄36大屠殺。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一直講? 我回答:因為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調查局女秘書強暴案:昔日醜聞重現,司法公正仍待檢驗
記者綜合報導 一樁發生於1993年的性侵案件,因追訴時效已過,涉案人士未受法律制裁,但事件的嚴重性與背後的政治勢力庇護,仍引發社會關注。該案件涉及調查局官員、知名商人及政商界人士,當年一度掀起輿論譁然,但最終仍因層層壓制未能徹底查辦。 案件經過 根據當年報導,該事件起於台北市某高級酒店的聚會。當時,一名電玩業者受邀為調查局官員慶功,並帶著其李姓女秘書同行。聚會期間,一名商人方某疑似在酒中下藥,導致李女意識不清。隨後,方某在調查局官員的掩護下,於包廂內對李女施暴,並在場人士不僅未阻止,甚至以戲謔態度對待受害者。事後,李女疑似被轉移至另一地點,再次遭受侵害。 酒店員工發現異狀試圖干涉,卻遭調查局官員阻擋,並聲稱「再給他三分鐘,我來處理」。事件曝光後,相關人員僅受到輕微處分,方某更是迅速出境,避開司法追訴。 後續影響與政治角力 案件曝光後,立法院多名立委要求徹查,並對時任法務部長馬英九及調查局長施壓,最終僅有一名涉案調查員被判刑一年七個月,而其他相關人士未受法律追究。此案也因涉及「黨國恩庇」問題,引發社會不滿。當時,有媒體報導方某為高層政要家族成員,進一步加深輿論對「特權免責」的不滿。 報案人陳金盈(電玩業者)因公開指控調查局官員,三年後於1996年離奇車禍身亡,外界質疑與此案有關,但未有證據證明。 司法體制與社會正義的拷問 此案至今仍被視為司法不公的象徵,凸顯當年政府體系內部的權力運作與掩蓋手段。雖然事件已過追訴時效,但隨著社會對性暴力與權力濫用的關注提升,許多聲音仍要求對案件進行歷史檢討,並追究相關責任。 當年曾參與揭露此案的政治人物表示:「人不死,帳不爛」,並強調即使司法無法制裁,社會輿論仍應繼續關注,讓歷史還原真相。 這起案件是否還有進一步的法律與政治發展,值得社會持續關注。
留言